刻舟求剑明白什么道理

时间:2023-09-16 07:10:58 阅读 我要投稿

 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,人不能墨守成规,死守教条。

  刻舟求剑明白什么道理1

  楚国的一个人想乘船渡河,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。他迅速用刀在船边做了一个标记,说:这是我的剑掉下来的地方。船到达目的地后停了下来,那个人沿着船上刻着的标记下水去找剑。船走了很远,剑还在原来的地方,用这种方法找到剑,不是很困惑吗?原文《刻舟求剑》楚人有涉江者,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。

  突契其舟,说:是我的剑掉下来的地方。船停下来,从他的契者入水求之。船已经行了,但剑不行。如果求剑是这样,那就不是很迷茫了!《刻舟求剑》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在不断变化。

  我们不能只依靠主观愿望,更不用说理所当然了。我们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它们。一旦我们从静止的角度看待发展中的事物,就会导致错误的判断。刻舟求剑的意思刻舟求剑常用来比喻死守教条、拘泥成法、固执不变通的人,大多代表贬义。

  成语出处

  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

  翻译

 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,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。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,说:“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停了,(这个楚国人)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。船已经航行了,但是剑没有行进,像这样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!

  注释

  1、涉:过,渡。

  2、者: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

  3、其:他的,代词。

  4、自:从。

  5、坠:落。

  6、于:在,到。

  7、遽:急忙,立刻。

  8、契:用刀雕刻,刻。

  9、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

  10、吾:我的。

  11、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
  12、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

  13、其:他,代词。

  14、求:找,寻找。

  15、之:剑,代词。

  16、矣:了。

  17、而:然而,表转折。

  18、若:像。

  19、此:这样。

  20、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

  21、止:停止,指船停了下来。

image.png  

  成语故事

  战国时,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。船到江心,楚人一不小心,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,他赶紧伸手去抓,可惜为时已晚,宝剑已经落入江中。船上的'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。

 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,马上掏出一把小刀,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,并且对大家说:“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,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。”

 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,也不再去问他。

  船靠岸后,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,去捞取掉落的宝剑。楚人捞了半天,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。他觉得很奇怪,自言自语地说“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?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,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?”

  听他这么一说,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,说道:“船一直在行进,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,不会随船移动,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?”

  成语寓意

  剑落水中只会沉底,这是普通常识。船走远了,还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剑,真是愚蠢可笑。假使船是静止的,剑沉水底,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,自然有可能找到。无奈剑沉水底就不动了,船却在不断移动。这个客观事实没在求剑的人的头脑里得到反映。

  他一心以为剑从哪里落下去,就从哪里去找,必能找到。他的认识同客观事实不一致,结果自然只有失败。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死抱着教条的人,非常有力。

  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。一层是,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,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。另一层是,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,也要闹笑话。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,辩证思想。

  刻舟求剑明白什么道理2

  《刻舟求剑》故事概括

 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,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。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,说:“我的.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。”船靠岸停下后,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,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。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,而剑不会随船前进。用这种方法找剑,难道不是很糊涂吗?

image.png  

  《刻舟求剑》注释

  涉:过,渡。

  者:.....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

  其:他的,代词。

  自:从。

  坠:落。

  于:在,到。

  遽:急忙,立刻。

  契:用刀雕刻,刻。

  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

  吾:我的。

  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
  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

  其:他,代词。

  求:找,寻找。

  之:剑,代词。

  矣:了。

  而:然而,表转折。

  若:像。

  此:这样。

  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

  《刻舟求剑》出处

  出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篇》,秦代丞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。其内容涉及甚广,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,兼收儒、名、法、墨、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,是杂家的代表作。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。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秦帝统一天下、治理国家提供参考。东汉高诱著《吕氏春秋注》。清代毕沅有《吕氏春秋新校正》,近人许维遹有《吕氏春秋集释》。

【刻舟求剑明白什么道理】相关文章:

职场白领必须明白的黑道理09-13

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09-08

素芭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08-11

龟兔赛跑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08-20

猫头鹰搬家告诉我们什么道理09-12

大学生为什么会轻生 了解这些心理可明白04-16

有道理的爱情句子06-30

明明白白留人心09-11

拔苗助长的故事和道理09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