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啖荔枝三百颗是苏轼在哪里写的

时间:2023-08-30 01:13:11 学习 我要投稿

  是苏轼在惠州写的。

  日啖荔枝三百颗是苏轼在哪里写的1

  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,出自《惠州一绝》。

  原文:

  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
  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  译文:

 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,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。

 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,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。

  注释:

  1、罗浮山:在广东博罗、增城、龙门三县交界处,长达百余公里,峰峦四百多,风景秀丽,为岭南名山。

  2、卢橘:橘的一种,因其色黑,故名(卢:黑色)。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。

  3、岭南: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,中原人士闻之生畏,不愿到广东来。

  赏析:

 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,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,作有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一诗,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。自此以后,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。

  其中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(译文: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,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)二句最为脍炙人口,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,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,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。

  从一些现象上看起来,苏轼在岭南时的'心情与初贬黄州时相比,确实显得更加平静,不见了“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”(译文: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,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)的失意与苦闷。苏东坡在岭南时,除了关心自然风光和民情风俗以外,还与出家人交往频繁,诗文中就留有很多与僧人唱和的作品。这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了避世意识。

image.png  

  晚年的苏东坡似乎很喜欢陶渊明,不厌其烦地和陶渊明的诗,并把和陶的诗专门编为一集。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以居岭南时为最多。

  从绍圣二年正月在惠州贬所到元符三年八月迁舒州团练副使,徙永州安置,在短短的五年零八个月里,和陶诗凡四十四次一百余首。东坡先生还自述其和陶用意:“平生出仕以犯世患,此所以深愧渊明,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。”

  (译文:我一生做官,因为触犯世俗而引来灾祸,这就是我深深佩服陶渊明,想在晚年学习他一点点的原因。) (见苏辙《东坡先生和陶诗引》)这仿佛在告世人:苏东坡从此绝意仕途,欲效陶渊明归隐园田,长作岭南人了。

  苏辙不信其兄会真心归隐,几百年后纪昀的看法也一样。他们的看法可以在苏东坡和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。《和陶咏三良》有:“杀身固有道,大节要不亏。君为社稷死,我则同其归。”(译文:死须为道义而死, 要保住高尚的节操不受亏损。你要为社稷死亡,我也必当跟随。),这都可以看出苏轼恬淡的外表掩饰不了牵挂国运民生的忧患情怀。

  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,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。在岭南时,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。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。

  创作背景:

  绍圣三年(1096年)作于惠州,此题下有两首,这里选第二首。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,罪臣多被流放至此。迁客逐臣到这里,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,而东坡则不然,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、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,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。

 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“讥斥先朝”的罪名被贬岭南。于是,东坡先生流连风景,体察风物,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,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。

  日啖荔枝三百颗是苏轼在哪里写的2

  日啖荔枝三百斤的读音

  日啖荔枝三百颗rìdànlìzhīsānbǎikē

  日啖荔枝三百斤rìdànlìzhīsānbǎijīn

  究竟是“不妨长作岭南人”还是“不辞长作岭南人”

  不辞长作岭南人是正确的

  苏轼《惠州一绝》

  罗浮山下四时春,

  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
  日啖荔枝三百颗,

  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  罗浮山:在广东省境内。

  卢橘:枇杷。

  次第:依次。

  啖:读dàn;吃。

  辞:一作“妨”。

  岭南:五岭以南。

image.png  

  “日啖三百荔”着句是什么意思

  出自苏东坡“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句。

 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“讥斥先朝”的罪名被贬岭南,“不得签书公事”。于是,东坡先生流连风景,体察风物,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,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。

 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,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,作有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一诗,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:“……垂黄缀紫烟雨里,特与荔枝为先驱。

  海山仙人绛罗襦,红纱中单白玉肤。不须更待妃子笑,风骨自是倾城姝……”自此以后,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。

  例如,《新年五首》:“荔子几时熟,花头今已繁。”《赠昙秀》:“留师笋蕨不足道,怅望荔枝何时丹。”《〈和陶归园田居六首)引》:“有父老年八十五,指(荔枝)以告余曰:‘及是可食,公能携酒来游乎?’意欣然许之。”《和陶归园田居》其五:“愿同荔枝社,长作鸡黍局。”《食荔枝二首》其二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

  其中“日啖荔枝支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二句最为脍灸人口,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,从而抒发对岭南的`留恋之情,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。

【日啖荔枝三百颗是苏轼在哪里写的】相关文章:

荔枝蛋挞的做法荔枝蛋挞的做法步骤04-04

荔枝几月成熟06-13

一颗荔枝三把烈火 怎样可健康吃荔枝04-08

梦见荔枝女人梦见荔枝预示什么是什么意思04-10

孕妇吃荔枝好吗07-25

荔枝的功效和作用06-19

门头沟一日游哪里好玩的地方08-24

孕妇可以吃荔枝吗05-29

荔枝蜜课内阅读训练06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