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时期七子指的是什么

时间:2023-09-26 16:10:12 常识 我要投稿

  是指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

  建安时期七子指的是什么1

  陈琳是江苏人,在“建安七子”中是比较年长的一位,217年染疫疾而亡。

  徐干曾被曹操授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,但是后来染病而亡。

  应玚,是河南项城市人,曾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,尤以诗歌见长。217年染疫疾而亡。

  孔融,这个人我们都比较熟悉,就连小孩子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,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,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。孔融后来被曹操处死。

  王粲,山阳高平人,在跟随父亲西迁的时候曾在长安城见过蔡邕,蔡邕非常欣赏王粲,在41岁的时候病卒。

  刘桢著有《赠从弟》等诗,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,擅长使用比喻,217年染疫疾而亡。

  阮瑀是河南开封人,蔡邕曾称他为“奇才”,非常有才能,曾跟随蔡邕学习。

  在这7个人中除了孔融之外(被曹操处死)其他6个人都依附于曹操父子,当然曹操父子的文学成就在当时也是很高的,尤其是曹植、曹操、曹丕三人。

image.png  

  在“建安七子”中有5个人死于一场瘟疫,分别是哪5个人,他们又是死于哪场瘟疫?

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“建安七子”中有好几个人都是死于疾病或染疾而亡,那么大家知道他们死于什么疾病吗?

  在建安二十二年(公元217年)二月的时候,发生了一场涉及范围比较大的瘟疫,在曹子建的文章中有关于这场瘟疫的记载:“建安二十二年,疠气流行,家家有僵尸之痛,室室有号泣之哀……或覆族而丧”,而王粲、应玚、徐干、陈琳、刘桢5个人就是死于这场当时流行于江淮地区的`瘟疫。

  发生于公元217年的这场瘟疫,夺取了当时许多人的性命,同时也夺走了文学史上“建安七子”中其中5个人的性命,自此文学史上的这5盏璀璨的明灯自此转暗。

 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,大家纷纷觉得瘟疫是鬼神在兴风作浪,大家纷纷插桃符以求驱走鬼神,求得家人平安。

  那场瘟疫终究过去了,不过“建安七子”中的王粲、应玚、徐干、陈琳、刘桢这5个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次瘟疫而失去了性命。

  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疫灾,相关资料记载,在秦汉时期发生瘟疫13次,魏晋时期发生17次,隋唐时期发生17次,南北宋时期发生32次,元朝时期发生20次,明朝发生了64次,而清朝时期发生了74次……数不清的疫情我们都扛过来了。

  相信这次我们也一定能够顺利扛过来。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历史上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不妨找来《中国救荒史》或《中国古代疫情年表》这部分书籍看看。

  建安时期七子指的是什么2

  1. 孔融

  孔融(153年-208年),字文举,鲁国人。孔融少有异才,勤奋好学,与平原陶丘洪、陈留边让并称。汉献帝即位后,任北军中侯、虎贲中郎将、北海相,时称孔北海。在任六年,修城邑,立学校,举贤才,表儒术,后兼领青州刺史。

  建安元年(196年),袁谭攻北海,孔融与其激战数月,最终败逃山东。不久,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,迁少府,又任太中大夫。性好宾客,喜抨议时政,言辞激烈,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。

image.png  

  2. 陈琳

  陈琳,字孔璋,广陵射阳人。汉灵帝末年,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。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,陈琳曾谏阻,但何进不纳,终于事败被杀。何进死后,陈琳依附袁绍,袁绍死后不久有归降了曹操。

  曹操对陈琳颇为赏识,据说陈琳的文章写完,曹操读了之后竟无法增添亦或是删减一个字,可见其文章造诣之高。后来,陈琳因为感染瘟疫而死。

  3.王璨

  王粲(177—217),字仲宣,王粲善于写文章,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,又与曹植并称"曹王"。著《英雄记》,《三国志》记王粲著诗、赋、论、议近60篇 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文集十一卷。

  最初王璨衣服刘表,刘表投降后归降曹操,被曹操重用,封为关内侯。建安二十二年(216年),随曹操南征是病逝。

image.png  

  4.徐干

  徐干(171年—217年),字伟长,徐干年少时就勤奋好学,潜心阅读各种书籍。汉灵帝末,世族子弟结党权门,竞相追逐荣名,徐干不随流俗。

  建安初,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,又转五官将文学。数年后,因病辞职,建安二十二年(217)二月,瘟疫流行,亦染疾而亡。著有《中论》和《室思诗》。

  5.阮瑀

  阮瑀(165—212年),字元瑜。年轻时曾拜蔡邕为师。因得名师指点,文章写得十分精炼,闻名于当时。相传曹操闻听阮瑀有才,为搜罗人才,召他做官,阮瑀不应,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,匆忙中阮瑀逃进深山,曹操不甘心,命人放火烧山,这才逼出阮瑀,勉强应召。

  他的诗歌语言朴素,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,比如《驾出北郭门行》,描写了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,比较生动形象。

  6.应玚

  应玚(177年—217年),字德琏,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,后转为平原侯庶子。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,应玚为将军府文学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应玚卒于疫疾。

  应玚擅长作赋,有文赋数十篇。诗歌亦见长,与其弟应璩齐名。

  7. 刘桢

  刘桢(179―217年),字公干,博学有才,警悟辩捷,选为丞相,建安二十二年 (217),染疾而亡。

 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、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,在当时负有盛名,与曹植并举,称为"曹刘"。如今存诗十五首,风格遒劲,语言质朴,重名于世。其中,代表作《赠从弟》言简意明,平易通俗,长于比喻。"七子"的生活,基本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。

image.png  

  前期他们在汉末的`社会大战乱中,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,但一般都不能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,后期也都先后依附于曹操。这种变化也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上,前期反映社会动乱,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,后期多为建功立业的抱负。

【建安时期七子指的是什么】相关文章:

服装风格指的是什么03-08

四爱指的是什么09-18

素数指的是什么数09-11

六谷指的是什么09-06

女人的地位指的是什么05-31

颜筋柳骨分别指的是什么和什么07-17

北魏是什么时期08-13

獭兔绿色养殖指的是什么?08-23

污秽之物指的是什么06-16